鹬蚌相争,坐收渔翁之利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鹬:长嘴水鸟;蚌:有贝壳的软体动物。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出处蔡东藩《唐史演义》第三回:“俟关中平定,据险养威,看他鹬蚌相争,坐收渔翁之利,也不为迟呢?”
基础信息
拼音yù bàng xiāng zhēng,zuò shōu yú wēng zhī lì
注音ㄩˋ ㄅㄤˋ ㄒ一ㄤ ㄓㄥ,ㄗㄨㄛˋ ㄕㄡ ㄩˊ ㄨㄥ ㄓ ㄌ一ˋ
感情鹬蚌相争,坐收渔翁之利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近义词鹬蚌相争,渔人获利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目迷五色(意思解释)
- 天经地义(意思解释)
- 前瞻后顾(意思解释)
- 难以置信(意思解释)
- 进本退末(意思解释)
- 铁面无私(意思解释)
- 聊以自慰(意思解释)
- 反面无情(意思解释)
- 挖空心思(意思解释)
- 衣锦还乡(意思解释)
- 发号施令(意思解释)
- 讨价还价(意思解释)
- 众建贤才(意思解释)
- 凹凸不平(意思解释)
- 心烦意乱(意思解释)
- 风声鹤唳(意思解释)
- 闲情逸致(意思解释)
- 汲汲顾影(意思解释)
-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意思解释)
- 平生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意思解释)
- 离本趣末(意思解释)
- 落落寡合(意思解释)
- 霜露之悲(意思解释)
- 一览无余(意思解释)
- 寥寥无几(意思解释)
- 举足轻重(意思解释)
- 逢人说项(意思解释)
- 为虎作伥(意思解释)
※ 鹬蚌相争,坐收渔翁之利的意思解释、鹬蚌相争,坐收渔翁之利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此一时彼一时 | 指时间不同,情况亦异,不能相提并论。 |
捻神捻鬼 | 形容惊慌害怕的样子。 |
不正之风 | 不正当的社会风气。 |
新仇旧恨 | 新仇加旧恨。形容仇恨深。 |
余波未平 | 指某一事件虽然结束了,可是留下的影响还在起作用。 |
诛求无度 | 敛取、需索财贿没有限度。 |
结党营私 | 营:谋求。互相组成小集团;为谋得个人私利而干坏事。也作“植党营私。” |
销声匿迹 | 不出声;不露面。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露面。销:消失。 |
扬幡擂鼓 | 幡:垂直的长条旗子。舞动着幡,敲打着鼓。形容热热闹闹地大事张扬。 |
屈指一算 | 屈:弯曲。扳着指头一算。 |
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 | 头顶上没有一片瓦,肢底下没有插针的地方。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了极点。 |
苦口之药 | 苦口:口味苦。有疗效的药往往味苦难吃。比喻尖锐的批评,听起来觉得不舒服,但对改正错误很有好处。 |
雄心壮志 | 伟大的理想;宏伟的志愿。 |
鱼死网破 | 不是鱼死;就是网破。指拼个你死我活。 |
徇私舞弊 | 为了个人利益或照顾私人关系而弄虚作假;做不合法规的事。徇:依从;舞弊:用欺骗的方法做违反法规的事。 |
难上加难 | 难:不容易。形容极端的难度。 |
指手划脚 | 用手指;用脚划。形容说话时用手脚示意;也比喻瞎指挥;乱加评论指责。 |
珠玉之论 | 形容精辟的言论,卓越的见解。 |
画地为牢,议不入 | 议:议论。在地上画个圆圈当作牢狱,人们议论着不敢进入。形容狱吏的凶残暴虐。 |
歌舞升平 | 边歌边舞;庆祝太平;有粉饰太平的意思。含贬义。升平:太平。 |
恶醉强酒 | 强:硬要。怕醉却又猛喝酒。比喻明知故犯。 |
珠还合浦 | 合浦:汉代郡名,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 |
唇枪舌剑 | 嘴唇像枪;舌头像剑。形容能言善辩;言词犀利;针锋相对。也作“舌剑唇枪。” |
聪明才智 | 聪明:耳聪目明。泛指人有高超的智慧和才能。 |
人面狗心 | ①《晋书·苻朗载记》:“朗曰:‘吏部为谁,非人面而狗心,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王忱丑而才慧,国宝美貌而才劣于弟,故朗云然。”后因以“人面狗心”比喻容貌美好而才学低下的人。②犹言人面兽心。 |
念兹在兹 | 念:思念;记念;兹:此;这个。念念不忘某件事。 |
快人快语 | 快:爽利;直爽。爽快人说爽快话。 |
双柑斗酒 | 比喻春天游玩胜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