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秋毫之末秋毫之末的意思
qiūháozhī

秋毫之末



秋毫之末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秋毫:鸟兽在秋天新长出的细毛。末:末梢;尖端。比喻十分细微的东西。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吾力足以举而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例子(1)他的观察力十分敏锐,即使是秋毫之末也能看得一清二楚。
(2)外交上的事情,即使小如秋毫之末,也要谨慎,不能出错。


基础信息

拼音qiū háo zhī mò

注音ㄑ一ㄡ ㄏㄠˊ ㄓ ㄇㄛˋ

繁体秌毫之末

正音“之”,不能读作“zī”。

感情秋毫之末是中性词。

用法偏正式;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辨形“毫”,不能写作“豪”。

近义词无足轻重、轻于鸿毛

反义词庞然大物、重于泰山

英语the tip of an animal's hair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秋毫之末的意思解释、秋毫之末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倒背如流 能很流利地把书本、诗文或资料倒转过来背。形容读得滚瓜烂熟。
上气不接下气 形容因为劳累或焦急而气喘得很厉害。
一视同仁 视:看待;仁:仁爱。用博大的仁爱之心去看待所有的人以及禽兽。比喻平等待人;不分厚薄亲疏。
人面兽心 空有人的外貌;品德却像兽类。形容品德极坏。
宁为鸡口,不为牛后 牛后:牛的肛门。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不三不四 不像这也不像那。即不像样子;不伦不类。形容不正派或不像样子。
玉卮无当 卮:古代盛酒的器皿;当:底。玉杯没有底。后比喻事物华丽而不合实用。
古色古香 (陈设、器物或艺术品)具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古香:古书画散发出的气味。
神采奕奕 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神采:人面部的神气和光彩。奕奕:精神焕发的样子。
色中饿鬼 比喻极其贪色的人。
节哀顺变 抑制哀伤,顺应变故。用来慰唁死者家属的话。
困而不学 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却不肯学习。
诈奸不及 犹言十分奸诈。
前脚后脚 比喻紧跟着。
融会贯通 融会:融合领会;贯通:透彻理解。指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合贯穿在一起;从而取得对事理全面透彻的理解。
家无儋石 十斗为一石,两石为一儋。形容家里没有存粮。比喻家境困难。
分门别类 门:类;别:区别。根据事物的特征分类。
材雄德茂 指才德杰出。
斗南一人 斗南:北斗星以南。指天下,海内。指天下绝无仅有的人才。形容品德或才识独一无二。
胆大心小 形容办事果断,考虑周密。
乐以忘忧 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
匪夷所思 匪;即“非”;不是;夷:通“彝”;法度、常规;引申为寻常的;一般的。不是根据常理所想象出来的。形容人的思想、言谈、技艺、事情等离奇;超出寻常。
刮目相看 去掉旧的看法;用新眼光看待。
半新不旧 半:二分之一。指不新不旧。
脸黄肌瘦 脸色黄,肌体瘦。形容营养不良或有病的样子。
面授机宜 面:当面;授:教;传授;机宜:适应时机的对策、办法。当面教给应采取的机密的对策或措施。
天下为一 一:统一。指国家统一
无微不至 微:细微;至:到。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