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举手之劳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比喻不费力,只是一抬手那样。
出处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如有力者哀其穷而运转之,盖一举手一投足之劳也。”
例子鲁迅《书信集·致黄源》:“他们一不高兴,就可以不说理由,只须一举手之劳,致出版事业的死命。”
基础信息
拼音yī jǔ shǒu zhī láo
注音一 ㄐㄨˇ ㄕㄡˇ ㄓ ㄌㄠˊ
繁体一舉手之勞
感情一举手之劳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同“举手之劳”。
近义词举手之劳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小人得志(意思解释)
- 迩安远至(意思解释)
- 迷而不反(意思解释)
- 亭亭玉立(意思解释)
- 自怨自艾(意思解释)
- 顺口溜(意思解释)
- 着手回春(意思解释)
-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意思解释)
- 匡乱反正(意思解释)
- 心灰意冷(意思解释)
- 赶尽杀绝(意思解释)
- 如法炮制(意思解释)
- 稳操胜券(意思解释)
- 大千世界(意思解释)
- 表里如一(意思解释)
- 青云直上(意思解释)
- 作贼心虚(意思解释)
- 尘外孤标(意思解释)
- 拔苗助长(意思解释)
-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意思解释)
- 白草黄云(意思解释)
-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意思解释)
- 不在话下(意思解释)
- 认贼作父(意思解释)
- 风风雨雨(意思解释)
- 惴惴不安(意思解释)
- 黄钟毁弃(意思解释)
- 圆凿方枘(意思解释)
※ 一举手之劳的意思解释、一举手之劳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大义灭亲 | 为了维护正义;对犯了罪的亲属不包庇;使之受到应得的惩处。 |
艺高人胆大 | 技艺高超的人胆量也大。 |
反求诸己 | 诸;之于的合音;反过来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或对自己提出要求。 |
箪瓢屡空 | 箪:盛饭竹器;瓢:舀水器。吃的喝的匮乏。形容生活非常贫困。 |
笃近举远 | 笃:忠实,厚道;举:举荐,选拔。对关系近的厚道,对关系远的举荐,指同等待人。 |
辞简意足 | 简:简要;足:充实,完备。文词简要而内容充实。 |
仁义道德 | 泛指旧时鼓吹的道德规范。 |
一哄而起 | 喧闹;起哄。经过一阵喧闹便马上行动起来。形容无组织无计划地行动。 |
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 | 事:侍奉,服侍。忠义之臣,不奉事两个朝代的君主;贞节的妇女,不再嫁第二个丈夫。指忠诚不二。 |
时至运来 | 时机来了,运气也有了转机。指由逆境转为顺境。 |
偶一为之 | 偶:偶尔;偶然;为:做;干;之:代词;代某件事。偶尔做一回。 |
粗制滥造 | 粗:粗糙;滥:过多而不加以节制。原指产品制作粗糙;只求数量;不顾质量。现也泛指工作草率;不讲求质量。 |
国泰民安 | 泰:太平。国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定。 |
百步穿杨 | 百步:一百步以外;杨:指杨树的叶子。在百步之外射穿一片选定的杨树叶子。形容射箭技巧娴熟。 |
死对头 | 指难以和解的仇敌。 |
敢不承命 | 敢:反语,“怎敢”、“不敢”之意;承:接受。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见呢? |
钿合金钗 | 钿盒和金钗,相传为唐玄宗与杨贵妃定情之信物。泛指情人之间的信物。 |
生拉硬扯 | 形容说话或写文章牵强附会。也形容用力拉扯,勉强别人听从自己。 |
不可磨灭 | 磨灭:指痕迹、印象、功绩、事实、道理等;经过相当长的时间逐渐消失。形容永远不会消失。 |
将功折罪 | 将:拿;用;折:抵偿。用功劳来抵偿罪过。 |
断织劝学 | 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后比喻劝勉学习。 |
度德量力 | 度:衡量。衡量自己的品德;估计自己的能力。指办事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威信和力量。 |
法不阿贵 | 法:法律。阿:偏袒;讨好。指法律不偏袒有权势富贵的人。意思是秉公执法;不畏权贵。 |
湖光山色 | 湖水风光;山峦秀色。形容山水景色之美。 |
念兹在兹 | 念:思念;记念;兹:此;这个。念念不忘某件事。 |
快人快语 | 快:爽利;直爽。爽快人说爽快话。 |
天网恢恢 | 比喻作恶的人一定难逃惩罚。 |
苦口婆心 | 苦口:不厌其烦地反复劝说与开导;婆心:老婆婆的心肠;指好意、善意。好心好意;不厌其烦地劝说或开导。形容耐心恳切地再三规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