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举
词语解释
选举[ xuǎn jǔ ]
⒈ 选取任用贤才。
例选举总统。
英elect;
引证解释
⒈ 古代指选拔举用贤能。自 隋 以后,分为二途:举士属礼部,包括考试与学校;举官属吏部,掌管铨选与考绩。正史自新、旧《唐书》以下至《明史》皆有《选举志》。
引《文子·上义》:“仁义足以怀天下之民,事业足以当天下之急,选举足以得贤士之心,谋虑足以决轻重之权,此上义之道也。”
《北史·牛弘传》:“弘 在吏部,先德行后文才,务在审慎…… 隋 之选举,於斯为最,时论服 弘 识度之远。”
宋 苏轼 《省试宗室策问》:“先帝独见远览,恩义并用,增修教养之法,肇开选举之路,盖十有餘年矣。”
严复 《原强》:“欲讲实学,非易立选举之法则,开用人之涂,而废八股、试帖、策论诸制科不可。”
章炳麟 《訄书·官统下》:“梅福 有言:不循伯者之道,欲以 三代 选举之法,取当时之士,犹察 伯乐 之图,求騏驥於市也。”
⒉ 用投票或举手等表决方式选出代表或负责人。
引郑观应 《盛世危言·公举》:“考各国议员选举之例,为民主、君民共主等国最重之典章。”
沈从文 《从文自传·辛亥革命的一课》:“大会上进行民主选举,我爸爸即刻成为当地要人了。”
浩然 《艳阳天》第一〇三章:“您真有两下了。往后选举,我看这个妇女主任得您当了。”
国语辞典
选举[ xuǎn jǔ ]
⒈ 择善而推举。
引《淮南子·兵略》:「选举足以得贤士之志,谋虑足以知强弱之势。」
近推选
反指定
⒉ 政治组织或社会团体,依规定由全部或部分成员,抉择一个或少数人,充任某种职位 的一种程序。
最近近义词查询:
储藏的近义词(chǔ cáng)
强化的近义词(qiáng huà)
困境的近义词(kùn jìng)
挥动的近义词(huī dòng)
借据的近义词(jiè jù)
完美的近义词(wán měi)
疏导的近义词(shū dǎo)
广大的近义词(guǎng dà)
减弱的近义词(jiǎn ruò)
妻子的近义词(qī zǐ)
被动的近义词(bèi dòng)
睡觉的近义词(shuì jiào)
地步的近义词(dì bù)
下班的近义词(xià bān)
败兴的近义词(bài xìng)
逊色的近义词(xùn sè)
讴歌的近义词(ōu gē)
条目的近义词(tiáo mù)
不同的近义词(bù tóng)
胜利的近义词(shèng lì)
床上安床的近义词(chuáng shàng ān chuáng)
黑幕的近义词(hēi mù)
寂然的近义词(jì rán)
周围的近义词(zhōu wéi)
声誉的近义词(shēng yù)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